内容简介 | |
《大时代的旁白》是一位知识分子、传媒研究者对当代*国的观察与思考。作者以敏锐的视角、内敛的激情、理性的文字从社会、传媒、文化三个维度对巨变中的*国展开观察。这些观察文字多以随笔、评论的形式呈现,不求宏大叙事,遵循常识伦理,在日常事件中发现当代*国社会、传媒、文化变革的蛛丝马迹。此书作者不奢求对复杂的周遭有通透的把握,只想本着自己有限的真实思考,践行一个公民的底线责任。 |
目录 | |
社会观察篇 朱镕基: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 “维基”与“维稳” 精英的共识是改革的关键 防止“结构性怨恨”引发改革危机 “两会”雷语何其多 网络舆论考验网络执政能力 警惕基层权力组织的“胡闹”冲动 官员读书:意义在书外 GUAN军的另一面 奥运赛场上的国旗“乌龙”事件 抢救城市的绿色遗产 如何处理信息公开与公众期待之间的压力差 社会怨愤的风险应对 事业单位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公开12306招投标信息利大于弊 为什么没人给奥巴马撑伞 为什么年轻女官员易被舆论盯上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温氏风格 无盐的结局 新闻发言人制度:瓶颈与突破 幸福,伤不起 对重大项目实施“稳评”可一举多得 吃鱼翅需要怎样的理由 新生代农民工怎么成了“” 网络动员:中国特色的社会动员 媒介观察篇 “窃.听门”背后的媒介政治 每个人心里会藏着一份“小报” <人民日报>的“新三民”主义 微博一小铂党报一大步 新媒体倒逼媒体“国家队”的话语变革 <新闻联播>:“变脸”的政治 舆论监督只是解决问题的第YI棒 争议制造者<环球时报> 中国媒体的隔岸观火 粉碎谣言须标本兼治 媒体该如何报道钓鱼岛事件 歧视性广告背后的职业伦理缺失 信息诚信不能仅靠单向约束 官方微博:裂变与聚变中的应变 官员网络发声要hold住网民的质疑 诙新闻:新闻的周式再生产 守住新闻“真”节 人大代表微博纳言:“善用”微博尚待发力 掌声为蒋方舟送行 在中国,读懂中国 “记者小说”:游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 作为一种“软”风险的舆论风险 “走转改”:打通“ZUI后一公里” “标题党”现象诊断 如何应对记者的敏感问题 媒体老兵转行 媒体新兵入伍 给自己颁奖,还是为同行立标杆 凤凰宽频:凤凰卫视的优势升级 传媒转企改制:临产的制度创新 专栏作家:市场圈栏的作家 新闻与历史:基于“事实”的不同表述 文化观察篇 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 《知音》故事的另类生产 出版的品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当心知识数字化的商业陷阱 “双轨制”及其挑战 上海世博会:文化“软实力”的竞技场 文化:轻不得,重不得 微博的功能限度 形象让城市更美好 春晚:还有多少悬念让人牵挂 梁文道:哲学的入世关怀 别了,柯达 打捞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记忆 茨威格的世界忧思 毕业典礼:大学校长们的文艺路演 官场小说何以这么热 媒介时代的阅读 南方科大招生:期待打破固化的城乡生源结构 作为话题的南方科大 舌尖上的乡愁 实体书店的危机 小品的危机 书展: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警惕“新数字鸿沟”加剧信息不平等 驶入网络“公海”的公开课 微博时代的文学批评 2+2>4的新闻传播教育 高考作文:应试压力下的智力博弈 冯唐的文字 “热言”时代的盐 后记 |
![]() | ||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
![]() | ||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
![]() | ||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
![]() | ||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||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商品基本信息,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| |
商品名称: | 大时代的旁白 |
作者: | 张涛甫 |
市场价: | 28 |
ISBN号: | 9787309097801 |
出版社: | 复旦大学出版社 |
商品类型: | 图书 |
其他参考信息(以实物为准) | ||
装帧:平装 | 开本:32开 | 语种:中文 |
出版时间:(咨询特价)-01 | 版次:1 | 页数:354 |
印刷时间:(咨询特价)-01 | 印次:1 | 字数:(咨询特价)千字 |
温馨提示: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,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,敬请谅解! |
作者简介 | |
张涛甫,文学博士,新闻传播学博士后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领域:大众媒介与政治、政治传播、媒介与社会、*国传媒改革等。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,出版专著有:《纪实与虚构》(2007)、“报纸副刊与*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》(2007)、“表达与引导》(2012)等。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。2009年入选“浦江人才计划”、2011年人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人才计划”。在“人民日报》、《新京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东方早报》、《文汇读书周报》、《新民周刊》、《*国新闻周刊》、《瞭望东方周刊》、《青年记者》等报刊上撰写专栏、随笔数百篇。 |